園林股市
當前位置:股市首頁 > 行業(yè)動態(tài) > 正文

信披違法違規(guī)成稽查重點

來源:證券日報  作者:  日期:2018/12/18 9:30:35

今年以來,證監(jiān)會稽查部門按照依法全面從嚴監(jiān)管的工作方針,堅持“精準立案、精準查處、精準打擊”的原則,始終把虛假記載、重大遺漏、誤導性陳述等各類信息披露違法違規(guī)作為稽查執(zhí)法的重點。

近日,證監(jiān)會稽查部門在深圳召開重大案件辦理工作調度推進會,集中督辦10起典型案件,其中就涉及上市公司通過虛構客戶、虛構業(yè)務、資金循環(huán)等方式虛增收入及利潤,連續(xù)數(shù)年實施財務造假,涉嫌信息披露違法。

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昨日對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,完善的信息披露是資本市場發(fā)展的基石。上市公司的虛假信息披露行為,對資本市場無疑會產生巨大負面影響,因為對于普通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來說,其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業(yè)績、增長前景的研判,完全是基于上市公司財務信息的披露,如果這些信息大量造假或虛構,上市公司的股價和投資價值就失去了基礎。因此,財務造假或虛假信息披露,與金融詐騙犯罪行為并不本質差異。

中信改革發(fā)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赟昨日對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,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是非常惡劣的違法行為。這種違法行為首先是欺詐投資者和金融機構,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往往伴以操縱市場、配股定增等手段從股市牟取暴利。就算上市公司沒有通過以上手段牟利,也會利用虛假盈利來騙取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。其次,一旦造假被揭穿,股價會暴跌,給投資者帶來巨額損失。第三,擾亂市場秩序,影響公平競爭,不法公司通過造假獲取商譽和資金對合法合規(guī)經營的企業(yè)很不公平。如果該上市公司的投資者中有國有企業(yè),或有大量國有銀行、金融機構的貸款,就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。

黃志龍表示,對于這些違法行為,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法規(guī),明確信息披露的標準和規(guī)則;另一方面監(jiān)管部門應該加強監(jiān)管,不僅要針對上市公司管理層和大股東的監(jiān)管,還要針對會計事務所、律師事務所、保薦的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的監(jiān)管,對于中介機構與上市公司的共謀行為,要進行強力監(jiān)管。在懲罰力度方面,對違法上市公司可做出退市的懲罰,或者禁止大股東套現(xiàn),或者禁止上市公司再融資等懲罰措施,對于會計事務所、律師事務所和證券公司,要對其保薦人、簽字注冊會計師、律師,都需要進行嚴厲處罰,吊銷其市場準入資格,同時對投資者的損失進行賠償。

趙亞赟表示,監(jiān)管層一方面要從建立嚴格財務責任制度入手,另一方面要對上市公司進行抽查,同時積極回應社會舉報和媒體曝光。屢教不改的信披違規(guī),不但監(jiān)管層要介入調查并進行停牌、暫停融資、取消責任人任職資格、退市等處罰,還要推動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情節(jié)嚴重的列入刑事犯罪。

【免責聲明】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中國園林網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熱門頭條
版權所有:園林網 客服郵箱:Service@Yfdsfdsfn.com 客戶服務熱線:0571-5665556